
關于畫,小時候的啟蒙是小人書。經常用粉筆在木板的墻面、或土水泥地上畫。有一次,初中的美術課寫生,畫水桶和雨傘,我靈機一動,用地下的泥巴作顏料,畫出來色彩惟妙惟肖。
然后是看介子園畫譜,用毛筆畫松竹梅,菊蘭石。也寫描紅本,亂寫一氣。讀高中時,還去拜師學畫。其實我并沒有機會真學,因為不久就考上大學,讀理工科去了。
到了大學,對公式不感興趣。讀詩歌小說的同時,進了學院的美工隊,畫素描,畫速寫,畫黑板畫,學李克瑜學洪爐辰生。
之后有一個“四清”運動,到了甘肅的武都,在文化館辦所謂的階級教育展覽。對我來說,第一次設計版面,畫連環畫,水彩水粉油畫,活生生畫了半年。學華山川賀友直姚有多劉繼卣。
運動結束返回學校就開始了“文革”。于是就畫宣傳畫,畫黑板報,刷大標語,寫大字報,刻鋼板,辦小報,畫插圖,畫小報花。隨后就畢業分配,到了鐵路局,辦企業報,偶爾畫個插圖報花而已。
后來就搞文學創作了,這畫畫的事,一放40年沒動過筆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一
退休了,昆明市書協主席趙翼榮先生說,霽宇你字不錯,練書法吧,抱了一摞宣紙給我。
于是圖畫紙、道林紙、新聞紙、水彩紙、加上宣紙,鉛筆、碳筆、蠟筆、鋼筆、圓珠筆、毛筆、油畫筆、排筆,十八般武藝均淺嘗而止。
書法一寫,發覺官員將軍富豪文化人學者作家,人人都是書法家了。我便心生一計,畫畫!總不能人人都能畫吧?
于是不少朋友驚訝:你會畫畫?
是呀,業余畫畫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二
畫就是一種感覺,理性地說,它是文字不能表達的意趣,思想外溢的意見。直白地說,畫畫就是一種天趣。我自小對構圖與色彩有一種天然的敏感,自然天成的感覺。
中國畫呢,要學要實踐的太多,山石草木,花鳥魚蟲,飛禽走獸,且我不喜歡畫老虎畫馬畫牛畫孔雀。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畫人物,但又不能總是畫古人長發長袍長衫,不喜歡那些程式化的畫,以及幾十年上百年不變的畫法。
我以為,人物畫可以跳出傳統的程式畫法。而一些動物的畫法,也類同畫人物,跳出傳統,才能有新意和新鮮感。
總之,我畫畫,就是寄托了一種情思而已。無它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三
書寫篇。當今的書法學術論述,都是后人對前人書法的歸納、理解、體會、梳理,以及總結和界定。
翻開書法詞典,一個字有多種寫法嗎?憑什么古人寫得,今人就不能有自己的寫法?又憑什么今人在100年后不會是古人?
當代人寫的字,也有人入了書法詞典的!一個字的筆劃,結字,構形布勢,應如何寫?點撇勾捺,到底哪種好看?從來沒有科學的精密的規范,也不可能規定。因為書法不是數學,沒有公式,沒有DNA,沒有任何科學的“臨床數據”來診斷判定,它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。
就算是有答案,那也是笑話了。人人如此這般寫,成了全然相同的印刷體,還談什么書法藝術個性?不就成了電腦字庫字,成了各種標準的美術字了?我一直認為:筆筆有出處是錯的,請問哪一筆是您自己的呢?!我寫的字,屬于“我字體”,從來沒有想過要入流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四
書法理論是由書法書體的變革演化而來,講求傳統傳承流派。
自古(西漢),正體字的六體便寫入了法律條文。時至今日,書法的寫法早已固化并更加精細精準,大學設了書法專業,有了博士,有了評獎的技術標準。書法的法度已走到盡頭,到了“刻舟求劍”的程度。所謂創新,一直在這個嚴酷的規范中打旋。
反觀繪畫,要開放得多,自由得多。有風格,無嚴格師承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五
今天的書法,不再具有功能性,是一種藝術了。然而,書法從來沒有在嚴格意義上,具有科學的學術規范。
書法是審美,是藝術的感覺和感悟。而藝術是形而上的,無邊無形無際的,任何規矩規范,都不利于它的藝術發展。
惟書法的法度最為嚴酷,尤以書體規定為甚。
再反觀美術,從無對風格、色彩、用筆、構圖有任何規范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六
肖像篇。畫人物,我只畫肖像。
我省略背景,花樹山石或房屋場景皆不涉及。其實是避短之法,掩飾自己的經驗欠缺。
《畫,是文字不能表達的意趣》中收錄的肖像畫,大都是我2000年初期所畫。人物是隨機而定,沒有刻意地選定名家或親朋好友。
最早的想法,是畫作家,計劃一百位,最后沒兌現(有的畫了就送人了)。干脆保留了現在這種“原生”狀況。所畫人物絕大多數是朋友,個別例外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七
我的水墨肖像畫是寫實的?,F在的肖像畫,有了變形的夸張的漫畫的,這又當別論了。寫實就得像,不像不知畫的誰。我力求像,但其藝術性就談不上了。業余嘛,我有借口。又不參展又不評獎,我自說自畫唄。
中國的水墨其千變萬化是極致,沒有一筆是一樣的,它不能重復不能克隆。有畫家講,一幅好畫,畫家不能重畫一幅。好畫為絕品。正如天下無一片相同的綠葉。
而油畫卻都可看作未完成稿,永遠可以改動。中國畫的水墨一筆下去,便有七種感覺生發,濃淡干濕枯焦差之毫厘失之萬里。
所以,水墨是大學問,學無止境。我的畫,習作而已。尚可者,十之一二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八
貓畫篇。我以為,畫筆之下,不師古,最能顯現創意的動物,最有名的當屬馬牛羊、雞鴨鵝、驢鹿犬。
為避常而圖新,我選了畫貓。這當然也緣于從小家里養貓,更主要貓是世上最漂亮的動物,它的五官是人類審美的極致,它的神態步態優雅輕盈無與倫比,它的美麗高傲神秘吸引了我。于是畫貓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九
現代美術是刻意反傳統的,它已遠離了日常生活經驗,已是小眾藝術——看不懂了。而書法是刻意傳統的,它規范了大眾審美的局限,依然是小眾藝術——不能隨便寫了。我認為百年之后,或許是三百年之后,它一定回歸?;貧w到現實與當下,回歸到大眾,回到生活方式中來。
《畫,是文字不能表達的意趣》中的貓圖,是由近80幅里選出的30余幅,整體面貌力求有幾分現代水墨意味,棄工而追求簡約寫意。
——自說自畫之十
(作者系云南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、昆明市作家協會原主席、《滇池》文學雜志原主編)